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9300字。
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语文同步测试(1)—
哲学随笔、《孟子》单元、《史记》单元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机杼    如梗在喉    毁家纾难    涣然冰释
       B.陷井    满腹经纶    明火执仗    琳琅满目
       C.蛰居    莫衷一是    独辟蹊径    洞鉴古今
       D.翔实    常备不懈    迷天大谎    轻歌曼舞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老师苦口婆心地跟他谈了半天,他却毫无          。
       ②今年的植树节,我校          有500名学生参加了植树活动。
       ③小张待人是          的,但在执行制度方面却特别严格,不怕得罪人。
       A.反映                 估量                 忠厚
       B.反应                 估量                 忠厚
       C.反应                 估计                 宽厚
       D.反映                 估计                 宽厚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其如是,孰能御之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C.孰能与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生思幼日。”谁没有童梦重温的经历?
B.说也不信,生活中的痛苦,(只要这种痛苦是真挚的,善良的)一俟到了回忆中,往往也会觉得它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
C.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D.商鞅相秦,第一件事就是“令民为什伍,”即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孟子》等,诸子散文有《论语》《庄子》《韩非子》等。
B.《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战国策》属于国别体。 
C.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秦观、辛弃疾属于豪放派,柳永、李清照、姜夔属于婉约派。
D.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从1918年起,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这些小说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颗由美国休斯顿公司制造、由亚洲卫星公司经营和购买的卫星,已在中国对外贸易保险公司投保。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C.我国将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急需做好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来源于好吃、味美。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他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大哲学家庄子,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已经触及了一些内涵。此外《礼记》的“美恶皆在于心”,把美看成是主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