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讲解作者,分析文章结构,串讲课文,拓展延伸。教案约2750字,有1共音频素材。
教学设计
劝学(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文知识点,包括掌握“博学、疾、寄托、用心”等实词,积累通假字、活用、特殊句式和“于、者、焉、而”文言虚词。
把握文章思路,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的论述。
背诵全文。
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步步高》P58-59做好预习,积累文言文知识点。
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文章思路,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
通过讨论交流质疑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2.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即要善于从学习中寻找快乐,要乐学、好学。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文言文积累的基础上,有阅读较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探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必须以个人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为前提。本文文言基础知识点这一内容理解上的障碍应当先扫除,例如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的归纳整理和特殊句式的总结应该在探讨前先让学生基本掌握。学生结合课下注解理解文本并未有太大的难点,在对文本大意理解的基础上,则要启发学生要有探究意识,让他们懂得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能力是最有价值的语文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文知识点
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关于学习的诗句、名言有很多,例如“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高尔基的“读书是人类进步的力量”,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荀子,走进《劝学》。
二.解题,作者简介
1.解题:“劝”:劝勉。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
2、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