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8150字。
洛阳市2015-2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用户名:jia (原创,依据市统考卷子录制)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
A. 喧嚷(ràng) 嗤笑(chī) 相形见绌(chù) 强聒不舍(guō)
D.睿智(ruì) 拮据(jié) 气吞斗牛(dòu) 涕泗横流(sì)
C.阴晦(huì) 汲取(jí) 怒不可遏(è) 面面相觑(qù)
D.愕然(è) 狡黠(xié) 狂妄自大(wàng) 唯唯连声(wé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 襁褓 儒子牛 断章取意 不言而喻
B.亵读 出风头 恪尽职守 孜孜不倦
C. 忐忑 口头禅 重蹈覆辙 袖手旁观
D.恣睢 化妆品 吹毛求疵 一杯黄土
3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 。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个是对的。
⑧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④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8分)
(1)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2)妇姑荷箪食, 。 (白居易《观刈麦》)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称“壮词”:既有“ ”的
壮阔场面,又有“ , ”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4)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以魏尚自许,借典喻志,表现对报效国家的渴望的句子是
, 。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金圣叹评鲁达:“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请结合《水浒》中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鲁达的 “粗卤”(粗鲁)和“精细”。
(2)请结合你的阅渎收获,简单谈谈《傅雷家书》中的傅雷是怎样教育儿子的?
我选: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材料二: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捻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材料三: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些成语被人们普遍“误用”。如果它们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我们就应该加以吸收,但同时也要对不利于语言健康发展的“误用”及时有效的进行规范,这需要语言学家敏锐的眼光以及时间的检验。
(1)根据三则材料提供的信启、,请你写出二条探究结果。(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