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20字。

  《想北平》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人生出发地,也是一个
  人的精神归宿,每一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特别是对漂泊的旅人来说,
  故乡更是他们永远的牵挂。老舍先生也曾漂泊在外多年,那么他是怎样表达故乡情结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想北平》。                                             
  二、解题
  1、标题中的“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作者不在北平。
  【结合背景,体悟感情】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
  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里更为
  强烈。
  2、我们能不能将题目中的“想”改为“写”呢?
  不可以。
  “想”带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写”可能只是客观地描写,最多只是惊叹,赞美。
  “想”字就暗示出作者不仅要描述北平,而且要把自己对北平的爱与读者分享。
  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三、走进文本
  随老舍一起走进他笔下的北平——“我的北平”。
  随老舍一起分享他对北平的那种浓浓的“爱意”。
  1、怎样的“爱”?阅读:第(1—3)自然段
  第1节:“我的北平”
  第2节:“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都积凑到一
  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第3节:“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可是我说不出来。”
  小结:作者没有用热烈的文字,并一再重复这个爱“想说而说不出”,但我们分明感受到他的爱。在这里,作者将爱北平与爱母亲做了类比,同样是真爱,同样说不出口。正是因为爱的深沉而炽热。
  2、“爱”什么?阅读:第(4—7)自然段,分小组讨论。
  作者究竟爱北平的什么呢?分别概括“我的北平”的总体特征。
  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
  (1)环境:动中有静
  (2)布局:匀调自然
  (3)物产:接近自然
  这是作者生活的家园,这里的环境,这里的布局,这里的物产无一不让作者觉得亲切,
  但这是作者爱北平的全部理由吗?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这几段。
  第四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