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00个字。
九年级语文科知识竞赛试题(Ⅰ)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说明:本竞赛题分(Ⅰ)(Ⅱ)两卷。要求在100分钟内完成。(Ⅰ)卷100分(Ⅱ)卷50分,(Ⅰ)卷为所有考生必做题。(Ⅱ)卷为参赛考生必做题。其他考生可做可不做。
一、语言运用   14分
1、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4分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
A 淋浴器——随心所浴  (     )
B.咳嗽药——咳不容缓 (     )
C.洗衣机——爱不湿手 (     )
D.蚊 香——默默无蚊  (     )
2、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四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两处加以改正。5分
①爱因斯坦是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②他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作为一位可以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③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重大贡献,④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相对论”。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宣称:⑤爱因斯坦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21年,⑥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第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名言,说说“火炬”与“蜡烛”的寓意有什么不同。5分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萧伯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56分
(一)22分
读书三境界
   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an)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④“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tihu 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