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浙江专用高考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8份)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题点训练一.docx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题点训练二.docx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题点训练二.pptx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题点训练三.docx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题点训练三.pptx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题点训练四.docx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题点训练四.pptx
  表达与写作 第1章 题点训练一.pptx

  题点训练一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概括
  要点型 ①请简要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②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个字。 【例】 (2015•山东卷)第16题,(2015•安徽卷)第19题,(2014•山东卷)第16题,(2014•辽宁卷)第16题,(2013•辽宁卷)第16题,(2013•山东卷)第18题,(2013•安徽卷)第18题,(2013•浙江卷)第6题,(2012•山东卷)第17题,(2012•安徽卷)第18题,(2012•重庆卷)第19题。
  下定
  义型 ①请根据所给的信息,给×××下定义,不超过××字。
  ②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信息,为×××下定义。
  新闻型 ①阅读下面的消息(新闻),为其拟一个标题(导语)。
  ②请概括下面语段的内容,将其拟写成一句话新闻。
  提取关
  键词型 ①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个关键词。
  ②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个关键词写出×××的特点(发展阶段)。
  审题要点 概括
  要点型 ①审所给语段的类型。是记叙类、议论类,还是说明类。语段类型不同,压缩方法不同。
  ②审字数。字数越少,概括的信息越核心;反之,亦然。
  下定
  义型 下定义题有时也采用“请用一个单句解释×××”的形式。审题时必须审清是否是“下定义”形式。
  新闻型 ①新闻标题除把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最核心的部分高度概括出来外,还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具有新颖性。
  ②导语是新闻的开头,要以简要的语句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突出出来。
  ③一句话新闻的审题要点是“一句话”,答案一般是一个肯定的陈述句。
  提取关
  键词型 ①注意“提炼”与“提取”(摘取)的区别。
  ②注意“关键词”与“关键词语(词+短语)”的区别。
  答案要素 概括
  要点型 写作对象+划分层次+提炼各层要点+整合概括答案
  注:①善于依据语段类型确定语段要点。②要尽量用语段中已有的重要词句。
  下定
  义型 小概念(被定义者)+是(叫)+事物本质特征+大概念
  注:①答案必须符合下定义格式,不能用否定句、比喻句。②“事物本质特征”最关键,须抓“本质”特征;若“特征”较多,须有合理顺序。
  新闻型 拟写标题 主体+事件(时间、地点通常不出现)
  拟写导语 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
  拟写一句话新闻 时间+地点+原因+主体+具体事件
  提取关
  键词型 提取文段话题+划分段落层次+提取各层次中的关键词+组合关键词验证
  注:①要关注关键位置的关键句,②要关注高频词。
  真题例示
  1.(2015•山东,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
  ……
  题点训练二 语言连贯
  语言连贯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①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项)是
  ②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例】 (2015•浙江卷)第5题,(2015•全国卷Ⅰ)第15题,(2015•全国卷Ⅱ)第15题,(2015•山东卷)第3题,(2015•江苏卷)第4题,(2015•湖南卷)第4题,(2015•广东卷)第4题,(2015•重庆卷)第3题。
  审题要点 ①谨记语境意识,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
  ②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
  ③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
  答题要点 ①弄清陈述对象、语段结构、感情基调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
  ②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③通读语段,仔细审核。
  真题例示
  1.(2015•全国Ⅰ,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___________。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答案 A
  解析 整个语段叙述的中心是尾气排放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提升“成品油质量”都是为了降低尾气排放量。所以,要填写的句子的叙述重点也应该落到尾气排放量上。B项叙述重点是“汽车的改造”。C项中的“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与原文中“只要使用……和柴油”矛盾。D项“不管……都……”句式,不如A项的“即使……也……”语气强烈,更能显示出后文“加快推进
  ……
  题点训练三 情境微写作
  情境微写作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①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②《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 【例】(2015•安徽卷)第20题,(2015•广东卷)第23题,(2015•四川卷)第19、20题。
  审题要点 这是一种充满着情趣性和智慧性的规模小、容量少、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有操作性的微型写作,侧重考查针对实际生活应用的写作,比如倡议、劝说和启事等。它源自实际生活交际的需要,强调应用性、综合表达。审题难度不大。只要按照要求运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即可。
  答题要点 ①合题,即符合题干要求。情境微写作都有一个主题要求,写作时必须围绕它,针对它,不能跑题。落实到具体,就是让“主题”内容或关键词语出现在答案中。
  ②合语,即合乎语言表达要求。情境微写作题都有一个(些)语言表达要求,这是该题型“语文味”之所在。或要求简明、连贯、得体,或要求准确、鲜明、生动,或要求使用一定的修辞方法,等等。这些要求分值较高,是硬性要求,写作时必须做到。
  ③合境,要符合题干所规定的生活情境、语言环境,做到对象清楚,谁说(写)的,说(写)给谁听(读)的,该用什么样的称谓、措辞,要一清二楚;目的要明确,写作目的是什么,让人一看就明白。
  ④合格,要符合各种应用文体的格式和写作要求。情境微写作总是同一些日常应用文体结合在一起,如书信、启事、通知、请柬、留言条、邀请函、答谢辞、广播稿、宣传语、编者按等。虽然不少题目在应用文的格式上不大作要求,但在语言上都有潜在要求,如有的文体需要庄重的书面语(通知、招聘书、请柬),有的需要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如解说词、串讲词、答谢辞),有的需要通俗易懂(留言条、广播稿)。
  真题例示
  (2015•四川,20)《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
  答案 (示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相处要和善,将心比心把位换,如果自己不情愿,为何要让别人干。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喜不愿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于他人。
  (示例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成功,就应该学会促进他人成功;自己想要进步,就应该帮助他人
  进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他人,就是促进自己,他人的成功,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解析 此题考查围绕观点叙写、扩写议论性质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名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儒家为人处世的主要原则,这就要求同学们对儒家经典和思想有很深的认知度,通过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被称为儒家为人处世的主要原则。要求考生借鉴圣人智慧处理人际关系,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谈。
  技巧点拨 内容与形式并重。一定要抓住观点,围绕自己的实际来组织材料,同时要注意论述的语言,“句式工整”的要求表明语言上要运用整句。
  如何落实“合题”要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