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高考前三个月浙江专用高考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 表达与写作 第2章 微写作(6份
表达与写作 第2章 一、教材淘宝.docx
表达与写作 第2章 二、风云人物.docx
表达与写作 第2章 二、风云人物.pptx
表达与写作 第2章 三、名言警句.docx
表达与写作 第2章 三、名言警句.pptx
表达与写作 第2章 一、教材淘宝.pptx

  一、教材淘宝
  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也为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从写作角度讲,它堪称写作材料的仓库和作文教学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妨转变思维,运用灵活的头脑,巧借教材来成就考场佳作。例如,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许多版本的高中教材中都选有此文。文章所表现出的“自然与心灵的对话”和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一直是历届考生运用的首选素材。2015年高考山东卷《瓜豆为食,何须细辨?》,2011年高考江西卷《我自坦荡荡,何患无乐?》和2010年高考辽宁卷《苏轼的选择》等作文均运用此素材,表现出苏轼光明磊落、坦荡一生的自然之乐和作者的志趣与取舍,立意深远,引用名言与化用诗句使全篇的语言锦上添花,均成为当年的满分佳作。
  热点预测
  学完苏轼的《赤壁赋》后,有同学以“窝囊”为话题,写下这样的文字:
  “窝囊”说(节选)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将从容退让、宽宏大量、忍辱负重与“窝囊”混淆起来,认定忍受委屈就是窝囊,承担屈辱就是没有骨气,这是不对的。苏轼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也。”无论是“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在下邳桥替黄石公拾鞋的留侯张良,还是脱衣露体迎接楚庄王的郑襄公,他们无不表现出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大气度,以小失换大得。我想,“将相”与“庸人”的区别也就在这儿了。而自叹怀才不遇的贾谊,不善于在逆境中生活,不懂得要成就大功业就必须忍耐,结果过分悲伤,英年早逝。两相对比,我们应该反对无能、怯懦而造成的窝囊,但应该学会以大局为重,并体现大智大勇的那种暂时的“窝囊”,以成就今后的大业。
  这是一篇全国获奖作文的节选片段。文中引用了苏轼的话语,表达了怀大志而隐忍不是窝囊而是大智的观点,移植言语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移植了思想;其后,对比移植了多个历史典故。全段浓缩了大量信息,可谓“文小而其指极大”,而且远比直接阐述更有说服力。
  请从下面所给的几个话题中任选1个,充分展开联想,结合必修1~5和选修教材所学,把相关的教材内容分类归纳,并仿照示例,写一段精短的文
  ……
  二、风云人物
  §1 金刻羽
  金刻羽——走在学术之路上的科班女神
  1983年,金刻羽出生了。她的父亲金立群,现亚行副行长,给女儿起名金刻羽,来源于宋玉的《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金刻羽还在人大附中念初中时就开始通读莎士比亚原著。14岁时以纽约哈瑞斯曼高中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
  她只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哈佛所有的本科课程,25岁时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篇13年前介绍在美国名校的中国留学生的文章,曾这样描述金刻羽:“午后明媚的阳光照耀在静静的查尔斯河上。在一种难得的静谧中,金刻羽坐在她河畔学生宿舍休息室里,向我讲述着她的故事。房间的一角摆放着一架立式钢琴,那是她最喜欢的乐器,有空的时候总要弹上几只曲子。看得出来,就像享受这秋日的宁静和她心爱的音乐一样,金刻羽正在尽情地享受着哈佛的一切。”这篇采访的记者,对金刻羽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她是“我采访过的哈佛的中国本科生中,最为奇特的一个”。
  热点预测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联想?请根据自己的感受,从下面所给的话题中任选1个,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片段。
  (1)出身论 (2)执着
  答: 
  §2 马拉拉
  马拉拉——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1997年7月12日出生,是巴基斯坦的一名学生,以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因致力于斯瓦特地区和平而备受赞誉。虽然塔利班禁止斯瓦特地区女性接受教育,但是马拉拉不仅继续学业,还致函外媒,为巴基斯坦妇女和儿童争取权益。
  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乘校车回家时遭到枪击,伤势严重,经过治疗,于2013年1月4日出院,并在英国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2011年12月,马拉拉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国家青年和平奖”,并成为这一奖项的首位得主,曾获得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是该奖项史上最年轻的候选人。
  2014年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
  ……
  三、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指语言简练而含意深刻的语句,一般具有哲理性强、说理明白、情感热烈等特点。在高考作文题中,名言警句类作文材料是一种重要的考查类型,其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言警句的客观理解,考查考生对名言警句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具体体现的思考等。
  名言警句类作文材料呈现的具体考查方式有两种:(1)直接呈现流传广泛的名言警句。如2015年福建高考卷的作文材料,选用的是三则关于“路”的名言。(2)命题者依据名言警句改编的材料。如2015年山东高考卷的作文材料,由乡谚“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引出了孩子和父亲的不同做法与观点。
  名言警句在写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题立意时用名言警句作为立意点,能十分准确、简洁地涵盖作文材料的内涵;用简短的名言警句作为作文的题目,可以使文章标题更具概括性;行文过程中可以把名言警句作为文章的论点,或者用名言警句作为理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等。
  使用名言警句时,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如果对名言警句的出处、内容记忆准确,就直接引用,然后通过具体的分析扣住论点;如果记得不是特别准确,可以采用化用的方式,即说出其大致意思,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对使用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解说等。
  热点预测
  1.路当平处能持重,势到穷时妙转移。只惜功多人不见,艰难惟有后人知。——[清]俞樾《舵》
  阅读上面的材料,充分展开感悟和联想,你能想起哪些写作角度?请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写一段20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
  角度: 
  文段: 
  2.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弯弯曲曲的。为什么?水要跟大地妥协。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
  阅读上面的材料,充分展开感悟和联想,你能想起哪些写作角度?请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写一段20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
  角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