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三个月浙江专用高考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 阅读与鉴赏 第4章 文言文阅读(6份
第4章 热点题源.pptx
第4章 热点题源.docx
第4章 题点训练二.docx
第4章 题点训练二.pptx
第4章 题点训练一.docx
第4章 题点训练一.pptx
热点题源
§1 苏 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其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次被选入全国各省市中、高考语文试题。
热点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答谢民师书
苏 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注]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
……
题点训练一 文言断句
文言断句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①客观选择题,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例】(2015·全国卷Ⅰ)第4题,(2015·全国卷Ⅱ)第4题,(2015·山东卷)第11题,(2015·重庆卷)第8题,(2015·广东卷)第7题,(2015·湖南卷)第7题。
②主观题,用斜线“/”给文言文断句。 【例】(2015·浙江卷)第19题,(2015·湖北卷)第13题,(2015·四川卷)第12题,(2015·江苏卷)第20题
答题要点 ①首先抓住文言语句中一些形式的内容,主要是特殊的虚词,进行简单的断句。
②其次从句式的角度判断排偶、顶真等句式,还可以看有没有“曰”等引出下文的词语。
③然后从内容上看各分句或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陈述对象和复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④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要求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真题例示
(2015·江苏,20)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 一 言 一 行 之 可 纪 述 者 靡 不 旁 搜 广 辑 因 文 析 类 以 成 一 家 言 其 大 要 采 诸 序 记 杂 文 之 行 世 者 而 不 敢 妄 缀 一 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答案
……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例】(2015·浙江卷)第20题,(2015·全国卷Ⅰ)第7题,(2015·全国卷Ⅱ)第7题,(2015·山东卷)第13题。
审题要点 一审语境,包括两点:
①审译句的外部语境,即上下文。这一点易被忽视。
②审译句的内部语境,即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
二审得分点,得分点有三:
①关键词语,包括重要实词(注意通假、活用等)、虚词及个别疑难词。
②特殊句式。
③句意通顺。
答案要素 把握整体+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特殊文言现象+字字落实,一一对译+回头检视。
真题例示
(2015·山东,13)原文见本书P7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答案 (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解析 按照翻译句子的思路,可根据分值找出各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