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个字。
炼意,炼境,炼心
------品析《湖心亭看雪》
文/范国强 吕春艳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篇文言山水小品《湖心亭看雪》。其中有如下写景之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初读此句。留有最深刻印象者,唯数字也。于是,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慢慢斟酌。
“一白”之“一”.将大归整,在浩浩莽莽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宇宙的大气;“一痕”之“一”,将面化为线,在数字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宇宙的变幻;“一点”之“一”。将重化为轻,在数字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贴近时的奇妙;“一芥”之“一”,将大化为小,沧海一粟,在数字中让人身临其境。用数字吸引住读者,激发出读者与景语交流的灵感,让读者感受到磅礴之美、变化之美、图画之美,可见作者的数字锤炼功夫,不得不令人佩服。而要不枉费作者炼字之苦心,师者当培养学生由炼字到炼意的能力。先引导学生来看“一白”之“一”与后四者之“一”在意义上的不同。前者解为“副词,全”。就有如《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之“一”,而后者则为“数目字,一”。由字意义本身的差异,引发学生通过对比得出一大一小之不同。既有不同,则其内蕴有别,学生也必能体会到宇宙自然的“大”,作者心中景的“小”。老师进一步启发:“这西湖的堤是‘长堤’,这湖心亭也与三潭映月、阮公墩构成西湖的‘蓬莱三岛’,为何在作者的眼中却变小了呢?”显然是作者的“意”在变,而变集中汇聚在这数字中。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发挥创新精神,自主地去探究,去找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亭子怎么会变成一点?”“人怎么会变成两三粒?”学生自己开始质疑,而后讨论发现这是数字体现出的变化,是数字勾画出的点线面的结合,是数字反映出的作者的情怀。解尽一个字,理出万重意。无怪乎,当“0”这一数字成为作文题目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了篇篇佳作,数字的无限性在作文中也体现无余!
会尽这意,再来看这境。《湖心亭看雪》,只读题目,就能感觉到一种空灵纯净之精美,而这雪后西湖奇景之“奇”,也尽在这考究的数字中。写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属白描手法。这些数字是再简练,再朴素不过了。它们不但充分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