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90个字。

  “良知”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王阳明的弟子捉得一贼。王阳明对贼讲了一番关于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好像不太好吧。”王阳明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思路点拨(参考答案)。
  这个小故事,有三个立意角度:
  一是“良知”:良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很生活化的,我们要学会发现它时时处处的存在。
  一是贼:贼自认为在道德的天地里一败涂地,这或许就是他无所不为的心理原因,或许就是他恬不知耻的心理考量。若要拯救这样的人或使这样的人自救,帮助他发现自己尚未完全泯灭的良知,或许是有效的途径。曾经有一个九岁儿童被绑架,他不慌张,而是不停与绑匪交谈,问他爱不爱自己的孩子、给不给自己的孩子买玩具、他的孩子最喜欢玩什么玩具、看到孩子怎样的表现时最高兴等。通过这些交流,他不断点亮绑匪的“良知”,最终安全获救。
  一是王阳明:他有人人都不可能完全丧失良知的信念,有拯救迷失灵魂者的高尚品质,这对于社会1、稳重立意。紧扣核心词“良知”立意。
  2、深度思考。“守护良知”、“人人有良知”之类的主题,是常识层面的认知,故而必须将之深化思考。深化它的一般性技巧是内剖原则、批判现实原则和解决问题原则。写议论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问题意识”,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议论文价值之体现。
  3、拟观点型标题(《人皆有良知》)、动词式标题(《守护良知》、《心有良知》),而不要拟名词式标题(《可贵的良知》)、笼统式标题(《良知》、《论良知》)。题目所涉关键词,宜少不宜多,如《拾起尊严,守护良知》、《良知始于知耻》,“尊严”、“耻”,是不必的关键词,应该删去。
  4、“良知”是什么要交代清楚。
  5、有层次地分析、说理。
  6、道理要析透,论据也要丰富而恰当。
  7、书写工整大方,字数以写满作文纸为佳。
  8、审题立意后,明晰思路,并写成提纲。勿审题立意后,未明晰思路,却搜肠刮肚去找事例——这是议论文写作的一大误区。
  9、提纲演示:
  知之,行之
  1、良知在知,更在行。(开篇立论)
  2、“良知”是“良善的认知”;人必须有“良知”,方可为人立世;一个富有良知的社会,方是和谐、健康的社会。(第一层:是什么,为什么。这是常识层次的一层)
  3、“良知”也许是天赋的,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养。教养可以使人知晓“良知”之义、之要,从而形成“良知”的道德观、价值观,并以此抵御“丑恶”行为、思想的污染,最终使人弃恶向善。故而我们要科学系统去“教”人良知,以使人们“知”良知。(第二层:为什么,怎么办。这是进一步思考:既然良知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使人知晓良知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