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br>
鹤山市纪元中学 郭悦欢<br>
提纲:<br>
一, 中学校园应试教育现状<br>
二, 实施素质教育的举措<br>
㈠、确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标准<br>
①、对教育对象――学生的个体素质的认识<br>
②、确立语文教育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依据<br>
㈡、进行语文考试改革,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br>
<br>
<br>
执笔写本文之前,我想让读者先看看今天的中学校园,在追求高升学率的同时,五花八门的参考书,各种类型的复习资料正排山倒海地袭向每一位莘莘学子,各科老师怕押题不准,在临考前又大量加印复习题。于是每一节自修课,学生都疲于奔命地应付每一科有可能是“考点”的作业,课余也要加班加点,想让他们挤些时间来欣赏文学名著,简直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应试教育”的重负压走了许多青少年特有的灵气,压出了一个个戴着“瓶子底”眼镜的书呆子,也压得不少老师成了墨守成规的“教书匠”,也遥闻素质教育的呼声响彻校园门外,可是,社会依然从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一所学校质量的优劣,学校也只是瞄准统考平均分、合格率的数字来衡量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素质教育,只闻雷响,不见雨点。以改革求实效,非不能也,是不敢为,或不敢轻易为也。在这机械化的考题考点的训练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如何呢?勿庸讳言,学生的答题能力强了,然而,若叫他们讲述一些内容,则嗫嚅半天可能还是那么几句艰涩的话,反映到作文上,由于学生长久封闭在学校内,对社会的接触面不广,阅读量不够,也就只能写几篇程式化,题材单一的的文章,更难挖掘出什么思想深度或社会浓度来。学生“只能”埋头苦“练”,听、说的能力尤其不受重视。那么,长此以往,我们即使培养出一批卷面高分学子,但能否适合21世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实在令人堪忧。无可置疑,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却必须要上下一心,言行一致,才能为素质教育僻开一条可行的通道。<br>
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评价是关键。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手段是评价关键性构成因素。同时,这二者又是导致教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