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教案约2050字。

  高考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
  (兵团建工师四中:邵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能归纳、理解并熟记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2.能熟练运用“之”的用法去解答相关的题目;
  二、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及文言文,我们脑海中最先出现的就是“之乎者也”,可见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重要。这几个词我们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虚词.
  那么高考考纲规定高中阶段要掌握的虚词有多少个?分别是什么?
  有十八个分别是“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2、之,甲骨文、在“止”、(脚)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脚踏大地。造字本义:足履平地,徒步前往。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
  3、考点要求:
  (1)通过复习,能归纳、理解并熟记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2)能熟练运用“之”的用法去解答相关的题目;
  (二)牛刀小试
  1、试归纳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生独立完成)
   1.愿大王稍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他
  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他们
   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
  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它们
   5. 之二虫又何知?                  这
   6.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这件事
  探讨:同样作代词,“之”能用“其”来代替吗?(生讨论完成)
  (思考:作代词时,“之”和“其”分别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
   1.愿大王稍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他(宾语)
  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它们(宾语)
  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他们(主语)
   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他的(定语)
  结论:“之”一般充当宾语;“其”充当定语或主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