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4张,约1950字。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许福娟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莱阳市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蜀道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蜀道难》是人教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其能够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以期初步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李白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进而了解唐诗的风采。
  《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同时古奥艰深的用词也可能会抑制学生的兴趣。由此,在激发朗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把握诗意进而感受李白诗作的语言风格,作为本教学设计的重点。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和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以此鉴赏诗歌作为教学设计的难点,从而发展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能力。所以,我试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来设计《蜀道难》的教学。本课例是第一课时,主要立足于引导学生学会朗诵,引入介绍诵读诗歌的方法——标点符号诵读法,感知标点符号的表意性,并且进一步熟悉乐府旧题诗歌的特点,体会李白诗风的豪迈飘逸。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鉴赏和品味本诗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读诗歌,但是还处在一种很无知的状态,因而本课设计时引入新的诵读方式,教会学生去关注诗文中的标点符号,进而了解标点符号的表意性,对诵读技巧进行点拨,以激起学生对文本深层次内容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为:反复吟诵领会诗人风格。
  教学难点为:鉴赏和品味本诗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