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个字。
透过台阶,去寻觅农父的精神家园
——《台阶》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台阶》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略读课文,作家李森祥以“台阶”为线索,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坚忍顽强、谦卑自尊的父亲形象。文本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坚韧顽强的人生历程,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小说深沉地向时代发出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
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诉说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的辛酸与追求,启示学生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怜悯之心。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台阶》一文,上承七上“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的主题,后接八下“体悟人生中的关爱与温情”的主题,充分地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人文情怀,启示学生语文来源于生活,要关注生活、关爱他人。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但是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与学生生活相去较远。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幸福的家庭,无法深刻地理解爱的真谛,加之受阅读水平的限制,要准确地定位父亲的形象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述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捕捉细节,品析父亲形象。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讨论,探究内容——捕捉细节,品味人物——拓展延伸,对话父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情感,培养学生理解父辈、热爱父辈的美好感情。
2、教学重点
捕捉细节,品析父亲形象。
3、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父亲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设计意图】:本文情节单一,文字朴素,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便利。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决定了“父亲”形象蕴含的意蕴,需要多层次地进行解读。加之本文细节描写极富情感,学生可能分析不透,故而体会作者对父亲崇敬和怜悯的情感设定为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预设的时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2)内容助读法:屏幕助读可以补充文本内容,让学生近距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