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20个字。
2雨说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择好语气和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也是教学重点之一。
学习难点:
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一、资料收集: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圃()锢()滞()喑哑()()嚷()蓑()
笠()膏()耸()绕()襁褓( )()
2、注意下列词语的解释:
(1)禁锢:
(2)寒浅:
(3)留滞:
(4)暗哑:
(5)喧嚷:
(6)蓑衣:
(7)润如油膏:
(8)安息:
(9)祝福:
3、作家作品简介:
走近作者: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4创作背景:
《雨说》是作者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理出诗作结构。
2、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3、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