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8张。有教学设计,约4580个字。

  《雨说》导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3.学习作者塑造博大、宽广的胸怀,以造福于人为自己最大的幸福的精神。
  小组合作
  文题探究
  1、这首诗文题采用了拟人手法好在哪里?
  让人感到亲切温柔,充满欢快情趣,切合儿童
  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的心——吸引儿童读者。
  2、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
  解诗的主旨,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此诗的写作目的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写作背景
  《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当时正值我国“文革”灾难结束不久, 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中的“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小组合作齐读生字词(每组词读三遍)
  田圃(    ) 禁锢(          )
  枯黄(    ) 喑哑(     )
  留滞(    ) 襁褓(          )
  蓑衣(    ) 喧嚷(     )
  本诗是自由体新诗,它的感情基调是亲切温柔的,是活泼欢快的!因此我们大家朗读时语调合该是轻快的。
  先听读课文,接着再自读课文。
  注意
  (1)读音。
  (2)节奏与感情基调。(3)概括各部分内容
  概括各部分内容
  1、春雨到来之前的序幕。
  2、春雨到来。(自述,拟人化描绘。)
  3、雨嘱咐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4、雨向孩子诉说它的使命。
  5、雨动员孩子们跟它去迎接春天。
  6、雨告诉孩子们它来自哪里。
  7、8、春雨两次鼓励孩子们勇敢地笑。
  9、雨交代它最终的归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