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60个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2、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3、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故事新编》、《南腔北调集》、《坟》等,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攒拗确凿菜畦桑葚蟋蟀臃肿脑髓相宜书塾方正博学蝉蜕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倜傥
2、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
3、学生探究: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为何,那一段又是过渡段,请探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