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14490个字。

  季延中学2016学年春高一年期中语文科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1—8题每题2分,9—11题每题3分,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敕造(chì)瘦削(xiāo)两靥(yè)轻拢慢捻(nián)
  B.监生(jiān)惫懒(bèi)崔嵬(wéi)拗他不过(niù)
  C.孝悌(tì)蹙缩(cù)贾人(gǔ)磨牙吮血(shǔn)
  D.洿池(kuā)悚然(sǒng)猿猱(náo)鸡豚狗彘(zhì)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与其他人作品相比绝对是。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80回。我们在阅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的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是要不得的。
  A.卓尔不群呕心沥血囫囵吞枣B.与众不同积心积虑生吞活剥
  C.鹤立鸡群呕心沥血囫囵吞枣D.出类拔萃积心积虑生吞活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B.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不以为意,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C.“安史之乱”造成了社会满目疮痍、人民生灵涂炭的局面,杜甫一家被迫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D.《红楼梦》续书不少,但大多是狗尾续貂之作,其艺术成就与原著不可相提并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A.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讲述了一位老人桑地亚哥独自一人出海捕鱼,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与一群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拖回来一条只剩下一副巨大骨架的大马林鱼。
  B.在电影《祝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祥林嫂捐了门槛之后,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
  C.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峰,具有积极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D.《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流行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递社会“正能量”,合乎汉语语法规范,既要有流行性,也要有创新性。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荀子与孟子都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说的继承人。荀子主张“性恶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话,是孟子的名言。
  B.鲁迅的小说集《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通过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如落后愚昧的闰土、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己、多疑敏感的狂人、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善用精神胜利法的阿Q等,揭示了不同层次的社会矛盾。
  C.美国作家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是个百折不弯的硬汉,用海明威的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整个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把不败他。”
  D.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叫近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和《琵琶行》中的“行”都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
  6.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②乌裙③月白背心④脸色青黄
  ⑤眼角上带些泪痕⑥蓝夹袄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A.⑥③②①⑤④⑦B.⑥⑤④⑦②③①
  C.②⑥③④⑦①⑤D.②③⑥①④⑦⑤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都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第三个(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②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B.①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②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C.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