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道小题,约8560字。
济南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48分)
一、(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朱拓/拓本 渣滓/桑梓 间或/挑拨离间
B.浸渍/侵害 积攒/攒动 当场/独当一面
C.执拗/拗口 宣泄/渲染 门槛/直栏横槛
D.踌躇/踟蹰 绯红/芳菲 公仆/前仆后继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神采 唾弃 委曲求全 相形见绌
B.殒落 莽原 要言不繁 寥若晨星
C.彷徨 鬼秘 和盘托出 不落巢臼
D.惦记 惦量 绞丝银镯 掂斤拨两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学习知识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B.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只得请假回家。
C. 小区里这个商店服务质量之差有口皆碑,大家只能忍气吞声地买罪受。
D. 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4. 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管是 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要义在于 。圆明园的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 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 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
A.修造 保存 崭新 不是/而是 B.修缮 保存 崭新 不但/而且
C.修缮 保管 时新 不是/而是 D.修造 保管 时新 不但/而且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央视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革命性的改革来说应该给予掌声和鼓励,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B.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各界“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然而有一部分网友却对雷锋及雷锋精神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所谓质疑。
C.韩白之争、韩络事件之后,作家韩寒的博客赢得了大量的网络点击率,成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博客名人。
D.《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强烈谴责美军对《古兰经》的亵渎行为,并要求美方将巴格拉姆监狱交由阿富汗政府管理。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祝福》选自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通过主人公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
C. 归有光,明代人、散文家。自号项脊生,晚年居于震泽附近,人称震川先生。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
D.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B.犹蒙矜育 愿陛下矜悯愚诚
C.屈平属草稿未定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D.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8.下列各句中不全含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皭然泥而不滓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人穷则反本
C.靡不毕见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亡走赵,赵不内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9.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死而不容
A.且臣少仕伪朝
B.离骚者,犹离忧也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其所之既倦 儿之成,则可待乎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臣以供养无主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D.而母立于兹 王怒而疏屈平
11.下列对《柳堤》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12.对宋代词人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A.上阙一、二句用拟人手法,以山水寄寓了送行人的深情,同时点明了送别的地点。
B.“盈盈”,美好的样子。上阙三、四句说行人将去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很美。
C.下阙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含蓄而别致。
D.全词充满奇丽的想象,情景交融。笔下之景,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全然是心中之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