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80个字。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生动形象的词句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2、理解文章结构与选材的特色与精妙。
3、理解文章于叙述之中寓以精辟的抒情议论的技法。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心领会闻一多先生刻苦而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爱民热忱及其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在感受伟人革命斗争风采的同时,也从中接受启迪,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顽强坚韧、无私畏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领会过渡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这首歌的歌词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一篇,这首歌是说澳门是我们祖国的领土,被外国人占领了,作者闻一多以澳门为第一人称表达了澳门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愿望。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留了一把胡子。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为了祖国,他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具体地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大家看大屏幕。(板书课题)
二、认识闻一多
1、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字益善,号友山,亦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里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