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70字。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补充思考及“争与不争”作文下水案例
  礼仪职中   陈奥
  已经有很多老师深入探讨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征要素了,很多观点很有启发性,我受益匪浅。我这里补充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也许有一定争议,希望老师们讨论批评。
  我认为一篇合格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向优秀文章的提升往往需要包含有以下几点素质:
  第一点思考:在平衡的几个选项中,作出明确甚至是极端的选择,即选择本身不重要,作出选择才重要,中庸选择非最佳。
  第二点思考:在极端的选择中进行具有对抗性和说服力的表达。
  第三点思考:在表达中见到思辨的功夫、文学的功底、储备及格局。
  第四点思考:对抗性的表达表现在有立有驳:立要立得深,驳要驳得准。说服力表现在考虑丰富周全,表述理性柔和,观点留有余地却又一针见血。
  第五点思考:姿态放得低,没有说教,立足于“证明”、“说服”、“探究”、“启思”、“追问”,着重点放在解读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过去的好文章是作者的才华征服阅卷老师,现在的好文章是文章的观点格局征服老师,对前者,老师的反应常常是:哇,写得好!对后者,老师的反应应该是:恩,有道理!
  下面以成都市三诊作文为例,举了两个案例,也是两种训练作文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上述五点思考。
  (成都市三诊作文: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
  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并附罗晓辉的阅卷指导:本题仍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形式。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征,有两点:第一,它会提供材料,这一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是一致的;第二,它的作文要求具有特殊性,“你对上述问题(或观点、或现象)有何看法”,要求直面题目中的问题或现象,不可避免地要对材料展开直接的分析与讨论;“思考与权衡”,尤其是“权衡”,意味着必须对材料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的立场进行原因比较、利弊分析。
  评分:
  1.按照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来写,就为何要“争第一”或“不争第一”进行合理的因果分析,对“争第一”与“不争第一”的利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比较分析,这是本次作文评为48分以上的必要条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