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50字)
  高考题中的“文明礼貌” 
郓城一中  祝令杰
  在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全国卷I、卷II、卷III以及单独命题的部分省份都不约而同地考查了文明礼貌用语——谦辞、敬辞、客套话的使用,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试题的人性化和人文化。
  现将一些常见的文明礼貌用语集录如下,以期为考生的备考节约宝贵的时间:
  一.谦辞
  1.“过”用于评价别人对自己的行为。例如:“过奖”,意思是过分的表扬或夸奖,用于对方赞扬自己时;“过誉”,意思是过分的称赞,用于对方称赞自己时。
  2.“家”用于对别人称呼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例如:“家慈”“家母”,用于称自己的母亲;“家严”“家父”,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兄”,用于称自己的哥哥。
  3.“老” 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例如:“老脸”,用于年老的人称自己的面子;“老朽”“老身”,用于年老的人自称。
  4.“小” 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例如:“小弟”,用于男性朋友或熟人之间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店”,称自己的店。 
  5.“敝” 用于称呼跟自己有关的事物。例如:“敝人”用于谦称自己;“敝处”用于谦称自己所在的地方;“敝校”用于谦称自己的学校。
  6.“薄” 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例如:“薄酒”,意思是味淡的酒,常用于待客时;“薄礼”,意思是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面子。
  7.“刍” 用于称呼自己的见解等。例如:“刍议”用于称自己的议论。
  8.“拙” 称呼自己的文章、见解等。例如:“拙笔”用于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见”,用于称自己的见解;“拙著”,用于称自己的著作。
  9.“献丑” 常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能力不济却敢于表现。
  10.“冒昧” 表示(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
  11.“见笑” 表示(自己的言行)被人笑话。
  12.“见谅”表示对自己的言行原谅。
         13.“不敢当” 表示承当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二、敬辞
 1.“大” 用于称呼和对方有关的事物。例如:“大驾”,用于称呼对方;“大作”,用于称对方的著作;“大名”,用于称呼对方的盛名。
  2.“奉”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例如:“奉告”,用于表示(把事情)告诉对方;“奉还”,用于表示(把东西)归还对方;“奉陪”,用于表示陪伴对方。
  3.“高” 用于称和别人有关的事物。例如:“高见”,意思是高明的见解;“高就”,意思是离开原来的职位从事较高的职位;“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高徒”,用于称呼别人的弟子和学生。 
4.“垂”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为。例如:“垂爱”,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垂问”“垂询”,用于表示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询问。
5.“拜” 用于人事往来。例如:“拜读”,用于表示阅读别人的文章;“拜访”,用于表示访问别人;“拜托”,用于表示托别人办事;“拜望”“拜谒”,用于表示探望别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