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道题,约6430个字。
当涂县2016届毕业班五校联考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今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的6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⑦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默写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分)
傍晚,天地间一片静穆。炊烟再次从烟cōng里钻出来,恋恋不舍地在青麻和青稞间游移。晚归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清脆的嗓音连同刚刚学会的儿歌,在乡间的小路上银铃一般叮叮当当地跳跃;大人噙着烟斗,挽着裤脚,披一身余晖①;衣着朴素的村姑们鬓插野花,裹着麦香②;年迈的老婆婆在炊烟的映衬下,拄着拐杖守在大门外,等候晚归的儿女。炊烟,是乡下孩子嘴角溜出的童谣,是乡下汉子放飞的鼾声,是乡下女人在灶间孵化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烟cōng()青稞()鼾声()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2分
⑶根据句子的意思,将“飘进村口”,“款款而归”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2分)
⑷根据文意,仿照前两句,在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_________,朋友是_________。
(2)《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既篇幅短小又寓意深刻。请写出其中两则故事《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运用。(12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⑴了解你节日习俗(4分)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圆饭……请例举出元宵节的两个习俗。
⑵讲述节日故事(4分)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① 中秋节
② 七夕节(乞巧节)
⑶策划节日活动(4分)
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并说明活动的目的。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① 项目:
② 目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