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00字。
戏剧单元说课
          市五中  邝珍英
一、    单元目标
1.      了解中西戏剧文化, 熟悉戏剧和电影剧本的文体特点,提高欣赏戏剧、电影艺术的水平。
2.      了解剧本的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戏剧表演和写作的一些技巧。
二、    单元内容及设计(为达单元目标而合理计划单元内容)
1.      阅读的三个层次
本单元包括三篇“基本阅读”课文:《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城南旧事》(节选);两篇“扩展阅读”课文: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和萨缪尔·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节选);“推荐阅读”《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这些内容构成本单元阅读的三个层次。这些剧本表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戏剧人生和文化精神。从文体上看,课文中既有中西方话剧,又有中国古典戏曲,还有中国当代电影剧本,每一个剧本都有独特的写作特点。教学时,可以把重点放在三篇“基本阅读”课文上,将两篇“扩展阅读”课文作为补充。
2.      表达交流活动建议
本单元的活动课是“粉墨登场乐一回”,这是根据戏剧学习需要而安排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表演活动、剧本改编等活动中体会剧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并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较深刻地理解戏剧和电影艺术的特征,全面提高艺术修养。这些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安排,我的设想是在《雷雨》一课中安排学生表演第一场戏,在《长亭送别》一课中让学生改编剧本,以达单元目标。
3.      关于“点击”链接短文
本单元主要点击链接了与戏剧、电影艺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其中《操千曲而后晓声》介绍了比较阅读的特点和如何比较阅读的具体方法,这点我们可以在学完《雷雨》和《哈姆莱特》之后对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而《语体的选择运用》主要介绍了“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常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语体的具体方法,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对《长亭送别》一文的改写过程中落实,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对戏剧、电影艺术获得系统的知识,又能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借鉴和选择。
4.      关于“推荐阅读”
本单元“推荐阅读”推荐了与课文《哈姆莱特》相关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并链接了一些有关莎士比亚剧作的评论。这篇短文既是引发阅读兴趣的材料,也是为师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提供背景知识。这在《哈姆莱特》一文的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
三、    教学方法
1.      适当组织学生观赏影视资料,之后引导学生对剧本进行仿读、创读,最后实现对人物性格的个人理解。
2.      引导学生从语言切入,学习剧本中的某个片断,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如剧本表演或改写甚至是个人创作,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3.      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研究人物及作品风格,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在讨论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四、学法
1.      仔细了解剧情
戏剧的情节主要是在人物对话的进程中逐步显示出来的,要了解剧情就必须弄清楚场上人物各自的身份以及彼此间的关系,要弄清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进行的,在场上人物有变化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到这种变化对剧情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对舞台说明(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也不能轻易放过。这样来阅读剧本并运用想象,就可以使人物在舞台上活动的情境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对了解剧情十分有利。
2.      认真把握戏剧冲突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观点、思想感情、要求愿望不同,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就是从诸如此类的矛盾冲突中提炼出来的,它比前者更高更鲜明更集中.在戏剧中,各种人物之间的冲突不仅是构成情节的基础,而且是表现人物思想性格,从而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的重要手段.只有把握戏剧冲突,才能逐步深入地认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意义.
3.      品味人物语言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舞台说明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因此,鉴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