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21张,教案约920字。
  教学主题 雨霖铃 
  一、教材分析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来是唐太宗时教坊大曲名,一作“雨淋铃”。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重点要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理解不透彻,赏析技巧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这节课学习内容是词,而且是一首送别词,需要营造相对高雅凄婉的学习氛围,所以导入环节在这堂课中显得尤为重要。计划在导入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播放自制的动画,既有古典的背景音乐,又有对词以及本词作者柳永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都带给我们极致的美感与诗情。今天我们将把目光投向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杰出词人——柳永,一起学习他的一首传世佳作《雨霖铃》 看视频动画 播放动画,帮助学生答题了解词以及作者 
  配乐诵读环节 让学生反复诵读把握全词的情感基调 
  (诵读提示:注意读音、停顿、节奏的缓急变化,做到“以情赋声,以声传情”) 诵读 技术上主要使用PPT及音乐播放器 
  赏析 赏析文本,解读离愁 
  引导学生从意象及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文本,探究作者是怎样离愁别绪渲染的感人肺腑的 
  (意象分析部分采用超链接让学生逐一进行赏析和点评) 学生逐一进行赏析和点评 技术上主要使用PPT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