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题,约5340字。
天柱民族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2005.10.)
制卷人:陆承河
说明:1、本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试题总分1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猝然(cuì)    发酵(jiào)   袅娜(niǎo)  衣钵(bō)
B.勉强(qiǎng)  做窠(kē)     憩息(qì)   幽僻(pì)
C.静谧(miè)    佝偻(lǒu)    贾人(gǔ)   斑斓(lán)
D.百乘(chèng)  蓊郁(wěng)  耆老(qǐ)   残羹(gēng)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荒芜冷落    历尽苍桑    姿态翩然     俯仰天地
B.挥斥方遒    没精打采    共商国是     后悔不迭
C.百舸争流    鸟语盈耳    忘恩负义     游目聘怀
D.轻歌慢舞    不容置疑    参差班驳     迷迷糊糊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现代作家、民主战士,字佩弦,著作有散文集《踪迹》《背影》等。名篇有《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D.《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具有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作者李乐薇,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4.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氏求救于齐
②以其无礼于晋
③甚于妇人
④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⑤至于赵之为赵
⑥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⑦长安君何以自托于国
⑧质于齐
A.① / ② ⑥ / ③ ④ / ⑤ ⑧ / ⑦
B.① / ② ⑦/ ③ ④ / ⑥ ⑧ / ⑤
C.① / ② ③ ④ / ⑤ / ⑥ / ⑦ ⑧
D.① / ② ⑥ / ③ ④ / ⑤ ⑦ / ⑧
6、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
  A、《左传》、《国语》、《战国策》都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作品。其中,《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国语》和《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B、《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或《晏子春秋》,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 
  C、先秦散文,主要指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散文。当时的散文,是指与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D、《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都选自《战国策》。
7.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风  景
辛笛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
在沪杭道上
(注:辛笛,生于1912年,江苏淮安人,写这首诗时诗人刚从海外归来。)
A.第1、2句以铁轨喻“中国的肋骨”,以列车喻“社会问题”,比喻新奇、生动,含义深刻,揭示了中国贫穷、黑暗的社会现实,也为全诗定下了沉重的基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