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32张,教案约4190字。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情节,鉴赏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3、探究林冲性格变化对认识当时社会的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 
  难点: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 1370),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2、作品《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