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道小题,约10980字。
天津一中2015-2016-2高三年级五月考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症结(zhēng) 电荷(hé) 一场雨(cháng) 叱咤风云(zhà)
B.卸载(zǎi) 襁褓(qiǎng) 供给侧(gōng) 徇私舞弊(xùn)
C.懵懂(měng) 混浊(hùn) 双曲线(qū) 削足适履(xuē)
D.尽管(jìn) 强迫(qiǎng) 冠心病(guān) 龇牙咧嘴(z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喋血 一柱香 繁文缛节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端祥 大拇指 春寒料峭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C.白皙 有内涵 惹事生非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砝码 撒手锏 不落言筌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天津自贸试验区仲裁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为企业就近利用国家级、国际化仲裁 解决争议提供便利条件。
②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 ,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
③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 ,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④光明网评论认为,工商、质监、卫生、环保等部门对洗涤业都应进行监管,但是一直以来,各部门都没有采取行动。要改变洗涤业市场乱象,只靠媒体爆料无异于 。
A.机构 疏落 雪泥鸿爪 釜底抽薪
B.机构 疏离 吉光片羽 釜底抽薪
C.机制 疏离 雪泥鸿爪 扬汤止沸
D.机制 疏落 吉光片羽 扬汤止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6年4月25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举办了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的航天日活动,来自于天津多所中学的100余名师生和航天爱好者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B.深受广大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称其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
C.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公安部直接指挥下,通过专案组历时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作恶20余年的刘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打掉。
D.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5. 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常见的意象,下列诗句中都使用此意象,表达的情感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B.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看待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不仅要看表象,还必须看本质,看文化源流究竟从何而来,又流向何处,看它要把人类带向何方,是长治久安,还是躁戾竞逐?人类创造一种文化样式,首先应该符合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无外乎此。所以,应该用“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这个标准来衡量究竟什么样的艺术是优秀的艺术。如果符合就肯定、坚持和弘扬;不符合就修正、调整,让它走向正轨;特别不符合的还可以抛弃它。只要找到了这个标准,在看待文化乃至绘画艺术的时候,我们就不至于彷徨疑惑,就会认识到:文艺是为广大民众、为众生服务的。当然,利益有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眼前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区别。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造成了今日整个世界文化繁荣中的认识冲突,以及各式各样的概念的互相冲撞。正因如此,我们继承、弘扬传统可以有诸多方法,但不可偏离“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这一坐标。
中国绘画的源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传统绘画,一是绘画传统。传统绘画就是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画家所创作出的大量绘画作品,其共同构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华艺术宝库。传统绘画是有形的东西,所以是多变的,因人而变,因时代而变,并且在变化中提炼、升华出其内核——绘画传统,并不断调整、完善之。清石涛云:“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借古开今”之“古”,就是绘画传统,是艺术核心,也就是“画道”。“画道”是对绘画的形而上的认识,是成就传统绘画并贯穿于传统绘画中的精神内涵。而“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则若以“道”为绘画传统将何以反之?
从根本上讲,绘画传统就是宇宙万物之道延伸到绘画中的审美之道。一幅绘画虽小,却也像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世界,其秩序感和整个大自然都是一样的,而画家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仿效大自然秩序的过程,在仿效中不断接近大道、彰显大道,即宗炳所谓的“以形媚道”。
所媚何道?恒常之“道”是什么?《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引申到绘画审美上,“和谐”就是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终极标准。和谐的前提是“中”。“中”并不是一个恒定的点,它因上下左右的位置变化而灵动,就像人们走路时左腿与右腿交替前行时,起到支撑作用的重心,看起来似乎并不存在,但却左右着整个宇宙生命的运动。同理,“画道”之于绘画亦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