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90字。

  第10课 放鹤亭记
  目标定位 1.反复吟诵,积累一些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于”的用法。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手法。3.了解本文抒发的情感。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代表作有《石钟山记》《放鹤亭记》《赤壁赋》《后赤壁赋》。
  2.背景探寻
  《放鹤亭记》是苏轼的小品文代表作,写于元丰元年,是作者自请外任期间留下的作品。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有人要抓他的辫子,因此请求外放,到知徐州时,任地方官已达六七个年头,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苏轼在写此文的前一年,刚到徐州,便遇上因黄河决口造成的水灾,他领导军民抗洪,两个多月洪水方退,他也两个多月未进家门。他爱与平民百姓结交,与僧、道、隐士都有交往,云龙山人即是他所交往的一位隐士,因大水而迁居,又建了新亭。苏轼的《放鹤亭记》即写于山人新亭落成之时。
  3.文学常识
  文——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词——苏辛:(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书画——四大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半扉(  )      ②东山之麓(  )
  ③陂田(  )  ④傃东山而归(  )
  ⑤挹山人(  )  ⑥狎而玩之(  )
  ⑦酒诰(  )
  答案 ①fēi  ②lù ③bēi ④sù ⑤yì ⑥xiá ⑦ɡào
  2.一词多义
  ①如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       虽清远闲放如鹤者        
  ②于迁于故居之东        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③之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子知隐居之乐乎        狎而玩之        
  ④而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挹山人而告之        
  答案 ①往,“到……去”/像 ②到/在/比 ③助词,补足音节/助词,的/代词,它们 ④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表承接
  3.词类活用
  ①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②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                                
  ③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答案 ①名词用作动词,取名。②使动用法,使……跟从。③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4.古今异义
  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古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