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46张ppt.ppt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doc
  春江花月夜.mp3.mp3

  《春江花月夜》
  一、导语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生自由回答。)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说出了这么多写月亮的诗句,并且这些诗句中的月亮各有独特的含义,寄托着诗人不同的情感。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以下这么多的月亮大体有哪几种含义。
  1、征夫游子思乡之情。例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女子相思怀远之情。例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离愁别绪之情。例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怀古伤今之情。例如: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例如: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师: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成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而那位诗人便是张若虚。
  二、作家作品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2、思考:(1)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
  (2)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请写出层意。
  (一)写景(1-8句):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美景。
  一层(1-4句):写月共潮生,光照万里的景色。
  二层(5-8句):写月夜、花林的景色。 
  (二)说理(9-16句):写面对江水月色产生的感慨。
  (三)抒情(17-36句):写花月春宵的离愁别恨。 
  一层(17-28句):写思妇相思之情。
  二层(29-36句):写游子想家的心情。 
  四、品读探究
  (一)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对于写景的诗歌,要围绕“意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