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道小题,约8820字。

  海南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必修3)试题  
  I阅读题
  一、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31分)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D.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中:合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B.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在古代诗文题目中,往往含有文体标志词,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全表示文体的一项是(   )
  A.《师说》《马说》《捕蛇者说》
  B. 《过秦论》《岳阳楼记》《七律》
  C.《琵琶行》《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D. 《左传》《张衡传》《屈原列传》
  材料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①。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 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代武镇成都,英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 ,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注】 ①陈涛斜,地名。在陕西咸阳县东,亦谓之“成阳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3分)(  )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 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材料三: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