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43小题,约10240字。
2005年秋芦溪学区初三语文半期考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部分(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慷慨              吆喝             琐屑                           B停滞              挑剔             汲取
C 炫耀              非难              运筹                           D譬如              谋求             狡黠
2、下列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戊戌    敝帚自珍    无暇顾及    拨乱反正           B祈祷     滔滔不决     劳而无工     墨守成规
C恩庞    砥柱中流    有福同想    不记其数           D歧途     永保青春     随心所欲     明辩是非
3、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是(    )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期到西部支教,同学们纷纷响应,无独有偶,他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 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他都没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啊!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巴勒斯坦人民       和平的愿望何时才能真正变成现实?
⑵我们要努力学习谋篇布局的            ,加强作品的表现力。
⑶            真诚,它帮助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A乞求      技巧     严守                  B乞求       技能      恪守      
C祈求      技巧     恪守                  D祈求       技能       严守
5、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初春,丁香花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依然挺立,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热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A“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它的芳香令人流连忘返啊!
B她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团团,一簇簇,如海如霞。
C她聚小而成大,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D她外表柔弱,内心婉约,虽无牡丹之富贵,亦有别样之情怀,深得哈尔滨人的喜爱。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研究。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7、《陋室铭》中有一个含有“帘”的对偶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苏州网狮园的看松读画轩也有一幅对联,下联含有“帘”字,为“一帘晴雪卷梅花”,与之构成对仗的上联应是(     )
A满园春光堪入画             B满地绿荫飞燕子              C千朵红莲三尺水             D三代前贤松柏寒
二、(8-10题每题3分,11、12题每个2分,共1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对上文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    做法    凭    在先                        B有人     心情      认为     在先     
C或者    做法    用    在……之前            D或许     心情     因为     在……之前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在其位与不在其位都要谋其政           C.无论个人的境遇如何,都应该时时为国家考虑                   D.一个人应该把个人的安危和荣辱置之度外
10、对上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 ,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