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60字)
广东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二
《与妻书》教案
中文0203 冯炳豪 0201014312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掌握课文中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用细节描写来传情达意的手法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儿女之情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豪情两者在文中如何结合,学习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掌握重点词,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达到审美上的收获
(二)难点
(1)对记叙、议论、抒情结合的写法的理解。
(2)从关键句子探讨作者牺牲前的心理状态。
三、课型:教学兼引导型
四、教学方法:先用教学法,再用引导法。要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全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做好课文的基本知识的解读。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争取留给学生15分钟以上的讨论时间。
二、教学程序
(一)导语
同学学过历史,知道中国君主专制的被推翻,是以1911年的辛亥革命的爆发为标志的。而广东作为一个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地方,更是在1911年4月27日发生了堪称壮烈的广州起义。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失败,七十二位列士壮烈牺牲,他们的遗体被后人收葬在广州的黄花岗。同学们去过黄花岗吗(应该是大部分没有去过)。没关系,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革命先烈(在投影仪上展现黄花岗的图片,最后展示《与妻书》的石刻碑文)。现在同学们看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板书)。
(二)导读
1、题解
(1)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14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学生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说事情大有可为,林觉民于是离东京回国,准备在福建起义响应。到了香港,黄兴把他留下来协助广东革命事务。于是他便停止了建州起义响应的计划,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