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7150字。
武汉市汉阳区2016届九年级五月调考语文试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桑梓 狡黠(xiá) 萎缩(wěi) 自出心裁
B.显赫 思忖(cǔn) 愧怍(zuò) 郑重其事
C.骁勇 魁梧(kuí) 缅怀(miǎn) 风尘仆仆
D.虬枝 阿谀(ā) 丘壑(hè) 莫明其妙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这些被风吹日晒雨水 只留有断壁残痕的古长城,朝迎东方日出,暮送大漠夕阳,与荒野朔风 一体,形成了一大边塞人文景观,构成了一部 着千年厚重历史的巨书。
A.侵吞 融为 沉淀 B.侵蚀 化为 积淀
C.侵蚀 融为 积淀 D.侵吞 化为 沉淀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市2016届九年级毕业生中考招生咨询会将于四月三十日分别在各区指定中学举行。
B.今年“五一”小长假,各地景区都出现了高速拥堵、游客爆满。
C.汉马的成功举办,搅动了江城的跑马潮。
D.菲方称发现中国渔船的位置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他们对此表示抗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歌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请完成5—7题
统一与分裂——疆域空前的元帝国
3世纪初在中国范围内存在着七个分裂的政权或区域:蒙古地区、西辽、西夏、金、南宋、大理、吐蕃地区。这七个单位中,五个是由一个政权统治着的,其中又以宋、金统一程度最高;吐蕃和蒙古地区内部也是分裂的。但将这七个单位统一起来的历史任务却由蒙古完成了。
蒙古族领袖奇渥温铁木真于1206年首先统一了蒙古各部,被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四年(1209年)蒙古进攻西夏,围国都中兴府,迫西夏求和而去。又攻西辽属国畏兀尔,取得今新疆乌鲁木齐、吐钽番和哈密一带。六年(1211年)攻取西辽另一属国剌钽,将疆域扩展到今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同年秋,蒙古进攻金国,不久就攻入居庸关,威胁金的中都(今北京),并攻陷了今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大批州县。九年(1214年,金贞祜二年)初,蒙古军进抵中都,金宣宗求和,成吉思汗退兵。五月,金宣宗迁都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蒙古军再次南下,并在次年二月破金中都。
十三年(1218年),蒙古军杀及蛮王屈出律,原西辽疆域全部由蒙古占领。蒙古军又先后攻下河东(今山西)、河北和山东。至成吉思汗十六年(1211年,金兴定五年),金黄河以北土地基本上已落入蒙古手中,只剩下河南的半壁江山了。二十一年(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攻西夏,夺取甘、肃等州,次年六月灭西夏。七月成吉思汗病死在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行营。
他的儿子窝阔台汗(元太宗)继位后,继续对金的进攻,并与南宋议定南北夹击。六年(1234年)正月,蒙、宋军破蔡州(今河南汝南),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金亡。同年窝阔台就与臣下议定攻宋,蒙古军袭败北上宋军。此后,灭宋的军事行动持续了四十多年,在长江上游的四川、中游的襄阳和淮河中游,战争进行得尤其激烈。蒙哥汗(元宪宗)二年(1252年),命忽必烈征大理。次年攻破大理城。四年大理国主段智兴被擒,大理国亡。
大约在此前的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吐蕃宗教领袖八思巴的叔父萨斯迦班智达曾会见过蒙古的大将阔端,表示接受蒙古大汗的管辖;但一部分吐蕃贵族不愿服从蒙古。因此在灭大理后,蒙古军进入吐蕃,镇压了不服的贵族,完全控制了吐蕃地区。
在攻占了襄阳,夺取了四川大部以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宋咸淳十年)下诏伐宋,发动全面进攻。至元十三年(宋德祜二年)正月,元兵逼近临安(今浙江抗州),宋廷奉表投降。尽管文天祥、张世杰等在继续抵抗,但终于回天无力,到十六年(宋祥兴二年)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上)战败,宋朝的残余势力也覆灭了。
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的至元十六年开始,到元末红巾军起义并形成割据的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朝的统一局面维持了七十三年。
从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