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30个字。

  4 外国诗两首
  第一课时蝈蝈与蛐蛐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区别。今天我们要学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感受一下外国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的美好。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2.作者链接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生活贫困,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的著名诗篇有《夜莺颂》、《秋颂》等,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对世人具有极大的影响。21教育网
  3.文体链接
  学习诗歌,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听读、朗读课文。(根据前面学过的读诗的方法,请同学们在读诗之前先给诗歌划上节奏和重音,然后自由朗读,注意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1)全诗描写了哪两种昆虫的鸣唱,勾勒了哪两幅小景?这首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两幅小景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