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8640个字。
2016年南通市启东第二次中考适应性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7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应用(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分)
生命旅途中,我们并不gūdú,因为有太多的祝福陪伴。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们送来fēnfāng;A ;祝福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们送来温暖□带着祝福,我们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xuànlì的彩虹。
1.根据拼音在米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 阅读语段,请在A处横线上仿写合适的句子。(2分)
▲▲▲
3. 语段方框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用文字表述):▲。(1分)
4. 初中毕业前,东江中学将举行以“把初中珍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
⑴忆师恩。班长提议制作微信小视频,作为毕业时送给老师的特殊礼物。请你为微信小视频设计标题和内容,写出标题和内容名称。(3分)
例: 标题园丁颂内容课堂内外
①标题▲②内容▲▲
⑵话友情。三年来,同桌小敏给了你很多的帮助,你感激在心,并把这份友情深深的铭记。离别在即,请写下你的肺腑之言。(3分)
▲▲▲
⑶读名著。(3分)
再说那人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那人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那人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那人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该选段出自名著《 ①▲》的②▲章节(填写原文章节标题),文段中的那人指的是③▲。
5.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得道多助,▲。(《<孟子>二章》)
(2)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
(3)▲,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4)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臧克家《有的人》)
(5)习近平高瞻远瞩,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打开了“筑梦空间”。正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所写的“▲,▲。”
(6)中秋佳节,人们常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向远方的亲人表示美好的祝愿。
二、阅读理解(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6分)
和淮上遇便风
宋/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注]①苏舜钦:北宋著名诗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被保守派诬陷而遭罢黜,隐居不仕。此诗是作者的应和之作。②喧卑地:吵闹狭窄的小港口。③沧溟:大海。
6.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二句表现的画面。(3分)
▲▲▲
7. 诗歌第三、四句描写的是①▲(实/虚)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②▲的情怀。(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