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80个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时间:4月11日执教者:曹斌锋班级:九(14班)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实词、虚词及句式,注意对常用文言常用词进行辨析。
  2.学会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运用朗读、比较、质疑等方法,并作必要的语法、修辞分析,深入揭示句子的意蕴。
  教学难点
  学生对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方法的领会和运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才艺展示、组织教学
  学生继续每日一故事讲述,教师用目光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看过《封神榜》的同学肯定知道,在殷商时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进谏国君而被纣王剖心致死,像这样悲惨的结局足以使谏臣望而却步。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双全的忠臣义士,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勇于进谏,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游刃有余的生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邹忌,看看他是如何讽谏齐威王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选自《战国策》,我们先来看一下《战国策》是一部怎样的书。《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全书分国别编辑。《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候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勇于斗争的行为。我们今天要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属于谋臣策士游说诸候。
  (二)解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一个兼语句式,可分为两句: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前一句,“邹忌”主语,“讽”是谓语动词,“齐王”是前句的宾语,又是后句的主语,所以叫做兼语,“纳”和“谏”分别是后句的谓语和宾语。所以,这个标题告诉我们两个内容: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注意:讽,不要误解为讽刺,而是指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参照注释⑴进一步明确:邹忌是齐国人名。讽:是讽谏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类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是接受、采纳。谏是臣子向国君提建议。全题合起来就是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
  那么邹忌和齐王各是怎么样的人呢?邹忌是如何“讽”齐王,而齐王又是如何采纳他的意见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课文的学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