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时间:11月15日班级:八(12)班教者:曹斌锋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2.诵读、品味文章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
学习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导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引入话题: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多情的月亮承载着乡思,传递着祝福,也抚慰着一颗颗落寞的心灵。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你可曾听懂一位文人在月夜下的心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于皓月当空的承天寺,共赏一轮明月,共话坎坷人生。(板书课题及作者)
2.展示目标:教者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加深印象。
二、预习交流,展示自我
要求学生分组交流预习情况:
1.走近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了解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因“乌台诗案”,受谗言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一个有名无实地闲职:既不能离开此地,又无权签署任何公事)却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3.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西江月[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三苏”及“唐宋八大家”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三苏、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欧阳修
5.积累下列重点字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念:思考、想到)
(2)遂至承天寺:(遂:于是、就)
(3)怀民亦未寝:(寝:睡)
(4)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6.户的意思探究:
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木兰当户织”、“出门看火伴”——《木兰诗》
门和户在古代一样的意思吗?
门和户是不同的,门大些,户小些,如词语‘小户人家’、‘豪门贵族’。”“门”的繁体字閟,看的出在古代“门”是两扇的,所以大些。我们擦去閟的半边,就有点像“户”字了,所以“户”是单扇的门。
拓展连接——
门当户对:旧时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结亲很适合。
夜不闭户: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