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
浅说《错误》的几种解读方式 
郑愁予,一个在炮火中渡过了童年,后求学于台湾中兴大学,任教于耶鲁大学的台湾诗人;一个诗风熔古典与现代于一体,最具中国古典精神的现代诗人;一个“中国的中国诗人”。 
《错误》,一首流传甚广,简短可爱的诗歌;一首意象古典,意境凄美幽怨的诗歌;一首一发表,“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的诗歌。 
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就是这样一首诗歌。郑愁予的《错误》例来被人视为闺怨诗。那么,这首奇妙的小诗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究竟可以从哪些层面进行解读?“错误”又指的是什么? 
1、政治层面: 
从政治层面,可以把《错误》当作一首政治诗来解读。 2.ppt
做为父亲是国民党将领的郑愁予,小时候便随父亲奔走于各战区,在战火中送走了自己的童年。16岁的郑愁予,又来到了远离故土家园的台港。可以想像,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年龄,年少的郑愁予是不可能有太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将来,自己的去向,一切都必须服从父亲的安排。成人之后,诗人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到故国,却发现“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却发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或许是那个时代阶级意识的对立,或许是自己变得已无法接受那时的中国,或许是其它的原因,自己和故国之间发生了“美丽的错误”,故国和故国的人民对诗人紧锁心扉,不愿意接纳这个海外归来的游子。诗的最后,诗人不无感伤的自我解嘲,“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虽然这个“错误”在诗人眼中是“美丽的”,但毕竟是伤感的,诗人或许是在感叹自己出身的错误,或许是悲叹这个大时代造成的错误,或许是嗟叹自己选择回乡的时间错误…… 
2、景色层面: 
从景色层面,可以把《错误》当作一首借景抒怀诗来解读。 
江南美景令人向往,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文人墨客也都不遗余力的吟颂着他们眼中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就曾在《忆江南》中深情的吟唱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祖籍河北(一说河南)的郑愁予,自小便对江南美景有一种深深的向往之情。当诗人怀着寻梦的心情,“我打江南走过”时,江南的美景却冷艳的排拒了自己,“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