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170字。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          2016.6
  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的一组是(3分)
  从来文章都提倡 ▲,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 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 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刻画心理,能使▲。有时,真是非繁不 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
  A.干练 固然 穷形尽相 无微不至
  B.简练 固然 原形毕露 细致入微
  C.简练 诚然 穷形尽相 细致人微
  D.干练 诚然 原形毕露 无微不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得以思维和交际,不但传递和保存着文明,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我们在语言中发展、生存,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它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
  B.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共同繁荣、异彩纷呈。
  C.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才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复呈现的主题。在优秀的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D.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捷、频繁。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3.沈德潜《说诗啐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 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 诗,如见其忧国伤时。”横线处所填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3分)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
  C. 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D.乐天之诗,胡儿能唱琵琶篇;义山之诗,独恨无人作郑笺。
  4.对下列材料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农民问教授:“ 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把左手的两个指头放在桌上,然后用右 手做链子的样子。店员拿出锤子,他摇摇头,用右手指了指左手的两个指头;店员拿出钉子,他 点点头。这时,一个盲人走进来。先生,请您想一下,他会如何买到一把剪刀? ”教授从容答 道:“简单。他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农民笑起来:“先生,他不需要 这样,盲人是会说话的。”
  A.莫因专业蒙蔽真相                 B.既有认知限制
  C.审慎辨析言语歧义    D.勇于质疑权威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5. 下列句子与例句文言句式的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季氏将有事于願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谓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 也。”因出卷朗诵之,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