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70个字。 
                                              科目  语文         
             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要 点  年级  七年级    
duckbillliu  天津一所中学 
   课 题 
生命 生命 
(杏林子)计划课时一课时 
使用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掌握基础字词及文学常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手脑并用,准确找出关键词语,理解“由事悟理”的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能力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比较阅读的一般方法,在实践中体会“比较是最好的鉴赏”。 

德育目标 
因文悟道,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进而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了解比较阅读方法 
2.理解“由事悟理”写作思路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采用探究、合作、讨论朗读的教学方法。 

教    学 
媒体手段 

播放相关影音文件 
课时分配实施要点 

本课为一课时,在该课时内完成所有课堂教学内容,基本分为导入、课文泛读、课文分析、作业布置等步骤。 
一、导入: 
文章的题目是“生命 生命”,题目运用反复的手法,这种方法的使用表示强调,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生命的强烈呼唤以及深刻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引发作者如此强烈的呼唤和思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去一探究竟。 
二、课文泛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文章中字词的读音。对课文有初步的感知,走进作者。 
字音: 
骚(sāo)扰    小憩(qì)  茁(zhuó)壮   糟(zāo)蹋(tà)  庸(yōng)碌 
短暂(zàn)    辜(gū)负  擎(qíng)天撼(hàn)地 
词义: 
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荒废  不可捉摸  流失  震撼 
三、课文分析: 
(一)分析各段内容: 
1.叙述小飞蛾事例,说明一切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正因如此,“我”放了小飞蛾。 
2.叙述香瓜子事例,从生命诞生角度说明生命力是强大的,不可压抑的。 
3.叙述听心跳的事例,说明生命是宝贵的,应该好好使用。 
4.从前两个事例引发出怎样对待生老病死和对生命的负责态度的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