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10字。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一、说教材
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在辛弃疾的两首词前,学生已经通过柳永和苏轼的词作对宋词这种文学体裁以及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对不同词人的风格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并提高对词的鉴赏水平。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而言,辛弃疾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同时也有距离感,相比之下,“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这样有故事的词人对他们的吸引力会更大一些。而辛弃疾的诗词又因为用典较多的增加了理解难度,所以,我想首先应该让学生走近辛弃疾,有想要了解这个人,进而去解读他的作品的兴趣。学生对他的生平和经历了解的越多,对这个人的敬仰和钦佩就会越多,这样会减少一些他们在鉴赏作品之时的畏难情绪,更快更好地进入对词作的解读。
三、说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2、掌握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的艺术手法。
3、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根据文本内容和学情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诵读—讨论—精讲—再次诵读为主线,让学生运用诵读法和讨论法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1分钟)
纵横沙场 、立下不世之功是古代不少文人的人生理想,就连体弱多病的李贺都曾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壮语。而事实上,既能横槊赋诗,又可驰骋沙场的英雄并不多见,但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的人生,通过他的词作来感受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知人论世(3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特殊身份和人生的四个主要阶段,让学生对辛弃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解读词作。
(三)、读——细读注释,熟读文本(5分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