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60字。内容详细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科任老师给学生做指导梳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看。

  2016高考考前语文指导
  ——周云
  第一部分(必做题):
  一、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题)
  选择题的解答
  1、2、3题: ①仍然是客观性阅读,从科普文章转向社科文章。
  ②仍然以正面表述为主,都是选择错误项,三个题的表述没有改变,分别是“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选择支的长短基本一致,而且没有雷同。
  ③1、2题针对文章局部,3题针对全文。
  ④加大了原文改写的力度,逻辑迷惑度明显加强,比如1题C项。
  ⑤对考生的信息筛选、整合、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⑥《考试说明》没有了推断,但是实际仍然考查了推断。表现在3题。
  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