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构思方法指导
QQ截图20160524122822.png
QQ截图20160524125545.png
“妙用联想,创新立意” 教学设计(高娜).docx
参赛作品申报表(高娜).docx
创新作文指导(联想的妙用).ppt
妙用联想,个性构思(高娜微课视频).AVI
妙用联想学案.doc
微教学设计(妙用联想,个性构思).docx
课程标题 微视频教学设计
年级 高一 学科 语文
教学过程 一.打开联想之门
根据下面的图形,写出5个以上你联想到的关键词
学生最初的答案,可能是:盒子、窗户、电视,投影屏幕等形似的物品,个别孩子,你说的,保护,禁锢,等神似的概念,第二步,要求学生把与别人雷同的关键词去掉,他们很容易发现,形式的概念,与别人的联想相同,而神似的联想会更有个性,更少雷同。第三步,交给他们,与相对联想,如图:
第四步,指导学生,打开联想的门。按照发散思维,试着用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对联想,分别写出联想到的关键词,第五步,可以找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全班一起,评判其答案,是否具有创新的个性。
分析名家作品中的联想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相似联想:
2、相关联想:
3、相对联想:
二.架设联想的桥——“关键词”意象化,即化题为象
学生拿到材料作文后,往往面对着材料中的关键词无从下手,其实,在关键词和学生头脑中所积累的作文素材之间,往往就是欠缺了这样一座联想的桥,
指导学生化题为象,你作文的关键词,为起点,通过,相似联想,找到类比论证,通过相关联想,做出逻辑论证,通过,相反联想,进行对比论证,再举出两篇考场作文的实例
比如题目《树下》,“树下”的基本特点可以理解为“荫蔽”由此迅速联想与此特点吻合的“意象”。再联想到像大树一样孔子,于是构思为“在孔子这棵树下,既有阴凉又有斑驳的阳光,永远给人清凉又温暖的感觉。在他这棵树下,不像有围墙的屋子,树下永远有微风拂过,所以读《论语》永远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推出规律式结论:
话题关键词——特征——物象(叙例)
题目材料 关键词 特征 意象 联想
消防车赶赴救火现场,大量社会车辆却抢道超车,还有摊贩占道……
如果着火的是自家,我们也要抢消防车的道吗?如此抢占,堵塞的是公道。 抢道
占道
抢占 自私
自利
危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