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70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仿写与作文
                                         南海石门中学陈伟香
很早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用仿写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一直不敢公开著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所谓“仿写”,核心就是“仿”,即“模仿”。“模仿” 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似乎有死板、不会变通、不会创新之嫌。这明显与我国改革开放后流行的“创造、创新”观念背道而驰。因为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是,在实践中,我却尝到了甜头,学生用仿写的方法写作方便又快捷,我想,邓小平都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证明我这方法既有理论根据,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于是八年来,我一如既往地坚持着我的仿写作文法。
到高考中有了一道专门的仿写题以后,我对仿写在作文中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坚持运用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信心更足,从而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广泛使用仿写。2003年,我的学生周文亮在高考中总分880分,一举夺得全省语文高考的亚军,就是得益于平时的仿写训练法,另一语文成绩平平的择校同学,也因为仿写训练法而在高考中获得了756分的高分,位居全校择校生之首。现在我把仿写作文法正式提出来,与各位同行一起商讨。

我觉得使用仿写作文法,首先要老师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仿写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大张旗鼓地宣扬仿写,理直气壮地在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采用。
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从开始有意识起,就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看观察和模仿,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艺术,无一不充满了模仿。人会走路、会说话,有知识、有本领;飞机能上天、雷达能跟踪,全都是因为有模仿。模仿,甚至成为一门科学,其中“仿生学”就是一门模仿的科学。可见,模仿不仅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而且是科学发展的要素之一。模仿能力强的人容易取得成功。那么创新又是什么呢?创新就是创造,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人的思维都要经过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中学生尤其如此。仿写有模仿对象,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创新是前所未有的,就是“抽象”的过程。可以说,仿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是学生创造新作品的必要前提。中国的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得就是模仿借鉴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北宋著名的梅妻鹤子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模仿五代南唐江有为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而写成,被认为是咏梅诗的千古绝唱。2000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答案》就是模仿著名的儿歌《春天在哪里》的结构写成的。他们都只是模仿了原文构思的某些特点,来达到自己创新的目的。 
第二,我们更要积极探索仿写作文法的方法与步骤。这一点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最需要的。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多如牛毛,很多文章理论性很强,对一些问题的重要性说得头头是道,却缺少具体的方法与步骤,缺少操作性。
我是这样施行仿写作文法的:
1、仿写名言警句或优美段落。
学生天天接触的、最熟悉的就是课本,而课文本身又是最好的例子,这么好的现成的资料为什么不用呢?按照课文本身的编排顺序,我让学生每天把一篇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抄在积累本上,然后仿写一个句子,这就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了能力。仿写句能在作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充满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