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10字。

  观舞记
  教学目的:
  1.积累与本课有关的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对舞蹈艺术优美生动的描写。
  3.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人。1913年到北京,次年进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学习。后人燕京大学,1923年毕业。“五四”运动时,在大学任学生会文书。在革命浪潮激荡下,开始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1921年出版《繁星》《春水》两诗集。后赴美留学,专攻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1926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文理学院任教。30年代初出版小说集《南归》《往事》,散文集《同情》及《冰心诗集》《冰心游记》等。抗战爆发后,辗转到了昆明、重庆,抗战胜利后,随丈夫吴文藻去日本。1949年在东京大学任教。1951年秋回国。新中国的阳光照亮了作者的心,使她文思如泉涌,写出了《归来以后》《小橘灯》等作品,1958年又写《再寄小读者》。打倒“四人帮”后,冰心精神焕发,陆续发表了不少新的作品,如《三寄小读者》等。冰心还翻译过许多外国文学作品,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并被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政协常委。
  《观舞记》是冰心奶奶在观看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精彩的舞蹈后写的。文章用语盲文字来表现舞台艺术,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下面我们一齐来欣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和冰心的语言之美。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找出对舞蹈描写的精彩语句。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1)静穆:安静庄严。 (2)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3)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  (4)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也说是息息相关
  一、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0段):作者感受飞动的美。
  第二部分(11~18段):舞姿达到完美境界。
  第三部分(19~22段):揭秘、感激和赞美。
  2.本文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二、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作者通过描绘印度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也说明民族艺术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的内涵。
  第二步,精读课文。
  课堂探究:
  1.默读全文,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讨论并归纳:
  (1)“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舞蹈之前先供奉湿婆天,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2)开场时“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表示行礼。
  (3)“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譬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