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70字。
15.《百合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清新俊逸的语言。
3.明确理解小说题目与主题的含义。
【学习重点】
1.体会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清新俊逸的语言。
3.明确理解小说题目与主题的含义。
【学习难点】
明确理解小说题目与主题的含义。
【走进作家】
茹志鹃,女,(1925—1998),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写作背景】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难点解析】
⑴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11节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
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士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
同时还更有利于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使结构严谨清晰,又张弛有度,富于节奏感。
⑵分析百合花为题的寓意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