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43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6年5月号第1辑
  整理 fcs2002
  作者:斯涵涵
  1. 动车坐票不让座不应受道德苛责
  2. 多少黑机构狂奔于“夺命19公里”?
  3. 我们为什么转发谣言却不转发真相
  4. 高校该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排行榜
  5. 遏制“近亲繁殖”,离不开“内外兼治”
  6. “千万投资4年废弃”探索了啥?
  7. 盐业体制改革,可贵处在于尊重市场
  8. 从阿里奇迹看“新经济实体”之力
  9. 流动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与未来
  10. 月入过万的“传说”与大数据思维
  11. 倡导校园文明不必“凑数捉差”
  12. 观众“看戏不花钱”别赖文化惠民
  13. 实习捆绑毕业证是教育的错位
  14. 监管药品含硫量的唯一标准是“零容忍”
  15. 创意写作“抄袭门”考验审查能力
  16. 给城市流动儿童更多关注目光
  17. 莫用商业的喧嚣淹没母亲节的内涵
  18. 应对“甩老”,老人财产托管可以有
  1. 动车坐票不让座不应受道德苛责
  2016-05-06 09:32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堂吉伟德
  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到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遭到拒绝。老人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这时,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生委屈的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感觉委屈的女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5月5日《华西都市报》)
  一边是老人女儿的“道德式训导”,一边是九成网友的“道德声援”,在动车要不要让座这一问题上,头一次出现了与传统舆论不一致的情况,也使得“动车上要不要让座”这一问题,成为公共议题。或许,从完美的道德要求上来说,尊老爱幼确实是一种必须传承的美德,在任何时间都不过时,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当得到坚持。不过,道德性的表达,也要基于一定的前提和基础,并以“不损及核心利益”和“触及游戏规则”作为原则,否则就可能是一种道德性的强迫,并最终形成权利性的伤害。
  在习惯性的让座上,一般指的是没有明确座位的公交车。由于其座位没有明确的指向和使用归宿,那么其就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在同等的条件下以“先占者为先”,二是在非对等的条件下则以“弱者优先”。在“先占”和“弱者”之间,道德对“弱者”给予了保护,因而也才有了“请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给老弱病残者让座”的广播提示。然而,在有明确座位标志,把有座和无座严格区分的情况下,让有座的人给别人让座,则明显属于道德性的强迫,对其核心利益也是一种触及。
  其实,解决无座的问题其实并非需要期望于别人让座,正如有人在讲自己的经历时说,很多火车除了硬座还有软座和卧铺,添一点钱就可以实现有座的愿望。即便这些条件都难以实现,在有特殊的要求和困难之时,还可以求助于列车员,让他们帮助解决或者从中协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