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40个字。
7 背影
【导学目标】
1.情感朗读,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的心灵的写法。
4.引导学生珍爱亲情,善于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夷父亲,三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父亲犹如一部大书,在不同的时期品读,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跟随不同处境、不同年龄段的朱自清一起去品读父亲的《背影》。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交卸(xiè) 狼藉(jí) 簌簌(sù) 赋闲(fù)
箸(zhù) 惦记(diàn) 颓唐(tuí) 琐屑(xiè)
踌躇(chóu chú) 蹒跚(pán shān) 迂(yū)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赋闲:失业在家。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勾留:短时间停留。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质,抵押。
踌躇:犹豫。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祸不单行:灾祸一个接一个不断到来。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不能自已:无法控制自己。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年),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五四”初即创作新诗。后来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转向散文写作,并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