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10个字。

  语文教师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  月日—月日星期至备课人总第课时
  课题 7  背影 课型 阅读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
  2、理解、积累“狼籍、颓唐、琐屑、蹒跚、踌躇”等词语。
  3、学会分析线索并体会线索“背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4、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朴实的特点。
  5、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教时数 2 教具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父爱;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有谁知道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吗?(师生共同朗诵这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一首是歌颂母爱的诗。“世上只有妈妈好”,很多的诗和歌都是咏赞母亲的,说明母亲的确伟大。然而,父亲伟不伟大呢?同学们爱自己的父亲吗?今天,我们来感受一篇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二、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三、预习检测(通过课件展示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差使(chai)交卸(xie) 浪藉(ji)簌簌(su su) 琐屑(suo xie)
  四、整体感知:(录音范读,思考:)
  ⑴本文写了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⑵划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2、指导学生讨论,明确:
  ⑴本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事,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及儿子对父爱的感念之情。
  ⑵学生简单交流感人的句子。 备注
  教学过程 五、研读赏析
  教师引导全班交流,深入讨论:
  1文中几次写到背影?
  2、文章2、3段主要写什么?是否累赘?(写别时家境惨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父爱作铺垫。)
  3、课题能否改为“浦口惜别”?(即以“背影”为题的作用。)以“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